|
樓主
發(fā)表時間 2009-12-29 19:05
|閱讀模式
生命在于靜養(yǎng) 18世紀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提出的“生命在于運動”,已流行了二三百年,然而此種口號近幾年卻受到了挑戰(zhàn),中外許多研究長壽的學者提出了新的口號:生命在于運動與靜養(yǎng)! 1985年,享有“跑步旋風”盛譽的美國運動員弗克斯猝死在跑道上之后,人們開始反思:雖說運動能舒筋、活血、鍛煉和提高各臟器功能,但如不適度或過分激烈,也會加速某些臟器的“磨損”及功能失調(diào),最終會縮短生命旅程。弗克斯之死,與其原患有的隱性心臟病有關,但過激運動顯然成了他猝死的“導火線”。 如果說上述只是個別現(xiàn)象,那么以下情況不能說不具有普遍意義:不久前,國外一家保險公司對5000名已故運動員的生前健康狀況所做的前瞻性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其中有些運動員在40—50歲左右就患了心臟病,許多人的壽命甚至不及普通人。相反,在日常生活中,那些終生以靜養(yǎng)為主,很少參加激烈運動的人,如作家、畫家、科學家、作曲家等,活到八九十歲的不在少數(shù)。至于那些僧侶,經(jīng)常坐禪入靜,大多健康長壽。 動物界的情況更發(fā)人深思。龜最不愛動,常年呈靜伏狀態(tài),鶴喜獨處,飛行時動作輕柔而緩慢,所以均能長壽。最好動的蜉蝣壽命短暫,幾天后就死去。 運動雖然可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加速新陳代謝,改善器官功能,但同時也會使體內(nèi)氧耗量急劇增加,產(chǎn)生大量活性氧。這是促進人體衰老的一種重要物質(zhì)。日本科學家讓家蠅、小白鼠在廣闊的空間不停地飛或跑動,證實其耗氧明顯增加,它們的壽命比關在小瓶、小箱中的同類要短得多。 只有通過休息才能使機體及時得到調(diào)整修復,清除活性氧、抗御衰老,有利于壽命的延長。當然,生命也在于靜養(yǎng)并不是對運動的全盤否定,也不是吃飽了整天睡覺,而只是一種養(yǎng)生的方法。適當?shù)倪\動與不重的家務活動對健康還是大有好處的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