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 以下是引用 方先生 在 2008-12-15 18:25:35 的發(fā)言: 好問題。占位,思考后再來與大家討論討論。 [道德經(jīng)原文] 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 [資料:譯文] 道是獨一無二的,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,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(tài),萬物在這種狀態(tài)中產(chǎn)生。萬物背陰而向陽,并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而成新的和諧體。 思考: 在中國傳統(tǒng)上從來都講究階段性的。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這是一個過程。而且是老子等先賢們所設定用來詮釋宇宙的一個特定理論模式。是一個必須有的過程。所以老子的的哲學中沒有一生三的理論。 而佛門就有了。一合相即是一,而能從一超過二而包有萬物。 。。。繼續(xù)思索中。。。
前時看到一篇文,細品之深覺作者對佛道二家的比較甚為形象,入目三分。特轉(zhuǎn)帖過來,與君共賞。
一游客去鳥巢,不識路,見路邊一和尚,問曰:“鳥巢何往?” 和尚答:“即吾來處,即汝去處,汝循吾腳印前往,莫受途迷,此即正路,它路遠且難至! 游客曰:“路上人來人往,腳印無數(shù),吾何以知之循之?” 和尚曰:“汝心有礙,不得正法,今聞正法,當行正路,斷一切他想,即可見之。” 游客不解,又問旁邊一道士:“鳥巢何往?” 道士取一地圖,指某處曰:“此即鳥巢! 和尚曰:“路由千條,不指正途必要遠走,地圖所指,雖皆可通達,然不如我所指近矣。吾法即為正法,為無上法。” 道士曰:“汝法雖近,然亦在我圖中道中! 和尚曰:“道指千萬,正法一途,何必旁尋!” 道士曰:“萬法皆可歸一,你在我中,何必非汝莫屬?” 和尚曰:“我雖在汝道中,然吾尚有一法,可即登彼岸,無須循圖覓路,不在汝之圖中! 道士曰:“我亦有一法,可即成大道,無須循圖覓路。” 游客急道:“即有此法,何不早說?汝二人寫于掌上,待吾看誰家高明! 二人如其言。游客觀之,見和尚右掌寫有一‘空’字,道士左掌寫有一‘無’字。 游客笑曰:“我看汝二人皆不然!彼煊谧笳茖懸弧ā,合于和尚之右掌,又于右掌寫一‘聊’字,合于道士之左掌。大笑三聲,招手坐一出租車,揚塵而去…… |